扫一扫
发布时间:2023-03-18 13:05:52 | 浏览:
bob真人古称凉州,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是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的出土地,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葡萄酒城、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全市辖凉州区、民勤县、古浪县和天祝藏族自治县,总面积3.23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44.33万人。
武威位于亚欧桥的咽喉位置,与兰州、西宁、银川3个省会城市畅连,是西部重要的交通隘口和区域中心城市。
武威光热水土条件独特,是甘肃省最具优势的天然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出口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增加值连续五年稳居全省第一位,是世界公认的有机葡萄酒最佳产地,2012年被命名为全国唯一的“中国葡萄酒城”。
武威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9处,馆藏文物5万多件。名胜古迹的突出代表是一马(马踏飞燕),一窟(天梯山石窟),一寺(白塔寺),一庙(文庙),一碑(西夏碑)bob真人,一塔(罗什寺塔)。
武威市规划建设了甘肃(武威)国际陆港,已建成“两中心两口岸一场站”外向型经济发展平台,“天马号”中欧国际货运班列直通中亚、欧洲,武威正在逐步发展成承东启西、连接亚欧的对外开放新高地。
全市可供开发的土地资源丰富,电价比中东部地区低近50%,技能型劳动力充裕,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完善。我们对本土企业和招商引资企业做到“六个一视同仁”,市政府制定出台了支持招商引资“30条”政策措施等产业专项扶持政策,真金白银支持企业投资发展。
武威市2023年投资机会清单共收录项目150项,总投资838.07亿元。其中: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链项目44项,总投资276.37亿元;奶产业链项目15项,总投资148.47亿元;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产业链项目40项,总投资123.07亿元;文化旅游产业链项目32项,总投资233.95亿元;特色医药产业链项目6项,总投资12.55亿元;生态环保产业链项目7项,总投资17.86亿元;数字产业链项目6项,总投资25.8亿元。
紧跟“双碳”目标进程,按照“系统性谋划、板块化开发、大通道外输、产业链延伸、清洁化应用”的要求,坚持资源优势与产业培育融合发展,以打造风电、光伏发电产业集群创新高地为目标,培育壮大新能源装备制造、上游材料和下游消纳产业发展为重点,积极引进不同领域新能源产业龙头企业,推动全市风电、光伏发电及相关产业协同发展,着力打造百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
:风电、光伏装备制造;风电零部件生产制造、光伏上游原材料生产;储能电池及核心材料生产;通用电气设备生产;氢产业装备制造;绿色载能;风光电运维服务等项目。
实施奶业振兴行动计划,推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奶业) 、伊利二期等重点项目建设,建成凉州区嘉立荷1.6万头、优然1.2万头、古浪县金宇浩睿2万头、黄花滩六道沟4万头奶牛养殖产业园和武威牛满加兽药、甘肃金世泰1亿平方米彩印包装、西北天泽现代物流园等等重大项目,培育形成以伊利、嘉立荷、金宇浩睿等为重点的奶产业集群,推动百亿级奶产业集群供应链、产业链构建,全力打造百亿级河西走廊黄金奶源基地和甘肃乳都。
特色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产业链依托“8+N”优势主导产业,以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攻方向,抓好食用菌研究院、市级种质库等重点项目建设,特色优势农作物种植规模达到200万亩以上,牛羊猪禽饲养量达到2817万头(只)以上,重点培育红太阳面粉、达利食品等链主企业,形成以“链主企业+骨干企业+配套中小企业”为模式的产业带动链条,延伸壮大特色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产业链,努力将武威打造成现代寒旱特色农业发展示范高地、全国重要的优质绿色食品生产供应基地。
重点招商方向:畜禽良种繁育;藜麦、食用菌等良种繁育;肉牛、肉羊、禽类规模化养殖;蔬菜、蜜瓜、食用菌bob真人、马铃薯等特色产业规模化种植;肉制品精深加工;藜麦、蔬菜、蜜瓜、食用菌、马铃薯、特色林果精深加工;高端精品葡萄酒庄;农业产业化综合服务等项目。
优化文旅产业发展布局,依托雷台文化旅游综合体、历史文化街区、凉州会盟纪念地、苏武沙漠大景区、古浪 “ 八步沙 ” 实践创新基地、冰沟河生态文化旅游景区等重大项目建设,深度挖掘宣传红色文化、长城文化、五凉文化等核心价值,在资源、市场、产品开发上做足文章,推动形成文化旅游产业链,力争到 2025 年接待游客量达到 3800 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460 亿元,全力打造文旅融合发展新高地。
以甘肃省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实验区为契机,扩大中药材种植规模。依托普安、泰康等现有骨干企业,做大做强特色优势品牌。发展新型科研创新实体,建立特色医院产业创新平台,推进甘肃药业投资集团医疗物资配送体系项目建设,支持普安制药年产5000万盒宣肺止嗽合剂扩产、乳酸菌素原料药等项目建设,提升传统医药产业。加快中药流通体系建设,开发保健康养、药食同源等产品,培育形成产业新集群。
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坚持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厚植生态环保产业创新发展新优势,突出党建引领,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围绕祁连山地区生态修复、污染防治、国土绿化、防沙治沙、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加快培育集聚度高、辐射作用强的生态环保产业示范园区和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生态环保龙头企业,扶持和壮大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打造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餐厨垃圾处理、固体(危险)废物处置利用等为重点的“1+N”生态环保产业链。计划到2025年,形成1-2个集聚度高、承载力强的示范园区,2-3个年产值10亿元以上影响力大、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全面提升生态环保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推动生态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
以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发展为契机,以数据信息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为重点,持续加大5G、物联网、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力支持欣海水利科技、嘉寓新能源等电子信息、智能装备领域企业发展bob真人,依托“智慧武威”“数字政府”等项目,推进智慧农业、医疗康养、电子商务等行业集成创新、垂直行业应用平台建设,推动公共数据汇集共享,延伸发展大数据开发应用,培育壮大数字产业链条,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